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金刚经常识

金刚经是讲什么

编辑:张智杰   时间:2019-07-19 08:54:43

金刚经金刚经全文金刚经译文

金刚经是讲什么

用一句话来概括,《金刚经》自始至终说的是人们怎样才能彻底断除内心烦恼,而成就无上解脱智慧。解脱,就是超越,准确说,就是达到在出离世俗的同时,更深入地融入与服务现实社会与人生。这是佛法真正精髓。解脱真正内涵,就是在出离的同时更深刻地融入。研读《金刚经》必须搞清楚一个事实:佛法中所说的解脱并非指逃离,而是说在生命中体悟到永恒,同时在个别中体悟到全体。涅槃不是指死亡,而是指断除烦恼。佛法,就是断除内心烦恼的宏大的自我修炼工程。《金刚经》全称是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”。金刚,至坚至利,比喻摧破一切障碍。般若波罗蜜,彼岸智慧。彼岸,就是涅槃,指解脱,没有烦恼。《金刚经》的主旨就是逐步深入并且反复宣讲怎样达到内心解脱,超越一切事物和思想。这是佛法中断除内心烦恼达到解脱的根本要点。

通行的《金刚经》的文本是由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翻译,由梁武帝昭明太子将整部经分为三十二个段落,并在每个段落之前加上标题。《金刚经》大体可粗略划分为三个层次:

第一个层次是提出问题。

须菩提代表众佛弟子请教佛陀,怎样才能降服烦恼?人们内心应安住于怎样的境界?须菩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,为解空第一。《金刚经》由佛陀和须菩提的对话构成,意思是《金刚经》就是解说如何达到解脱,即解空。

第二个层次是佛陀深入解说修行者内心应超越任何事物。

首先是无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内心超越自己与他人、人类与其它众生以及生与死之间的鸿沟;其次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,内心不间断布施而无布施之念;最后内心超越一切事物,包括超越佛法,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。住,就是停留和执着,指束缚。“无所住”就是内心不执着任何事物,连不执着也不执着。现代汉语中有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”的成语,说的是人们被枝叶遮挡而看不见眼前的泰山,这就是人们内心被“枝叶”所束缚。在这个成语中,人们其实是“住于”枝叶而不是住于大地,因此,人们只看见枝叶而看不见眼前的泰山。“无所住”就是内心克服任何束缚而看到更宽广范围世界真相,包括看到观察者自己。简单说,“无所住”就是内心既出离又深入,不被任何事物束缚。禅宗有句话叫“高高山顶立,深深海底行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,既出离又深入,达到同时“高高山顶立,深深海底行”,而不是只能“二择其一”。内心不受任何束缚,生命中活泼泼天机真性自然迸发出来。“生其心”就是内心焕发活泼泼灵动清净的天机真性。解脱,就是天性不受拘束自在流动。

第三个层次是佛陀讲说如来离一切相。

这是上一个层次的自然深入。既然解脱是天机真性自在流动,当然如来离一切相。相,就是形状,代表被固定事物所束缚,或拘泥于某种固定形状。而自在是出自本性,不被任何事物束缚,因此,如来必然离一切相。山间清泉在涧溪中自在流淌。你能说它“留恋”或“不留恋”某块岩石?或者,你能说它“执着”或“不执着”某种形状?我们既不能说山泉“留恋”某块岩石,也不能说山泉“不留恋”某块岩石。山泉对岩石真正达到既出离又深入。对于涧溪中任何一块岩石,山泉都是既奔向又离开。《金刚经》第二十九品说:“如来者,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,故名如来。”可见,如来既不属于过去,也不属于未来,而属于当下,超出任何思辨窠臼。如来不采取任何固定形式,连不采取固定形式也不采取,这就是如来。

我们若是想将金刚经摆放在家中也是可以的,但是我们得弄清楚金刚经怎么摆放,然后再去想怎么摆放金刚经。以上只是本人的个人观点,若是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还希望诸位师兄多多包涵。

本文链接:金刚经是讲什么

上一篇:抄写金刚经感受

下一篇:金刚经读诵方法

友情链接:

经藏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