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经原文网
金刚经原文网
早吃素 放生问答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放生知识 临终备览
主页/ 五福临门/ 文章正文

佛教三法印:正法与邪说的判定依据

导读:佛教三法印:正法与邪说的判定依据摘要:《天台教学辞典》说:“法印”是佛法之特征,乃印证义理是否正确;若所说与法印相契,则可认为是佛说;如与法印违背,则被判定为非佛说…… 世间的私函公文,往往凭印鉴...
佛教三法印:正法与邪说的判定依据

摘要:《天台教学辞典》说:“法印”是佛法之特征,乃印证义理是否正确;若所说与法印相契,则可认为是佛说;如与法印违背,则被判定为非佛说……

世间的私函公文,往往凭印鉴来确认真假。佛教借鉴世间法,也以“法印”作为辨别真、假佛法的标准——“诸行无常、诸法无我、涅槃寂静”合称三法印;若加上“有漏皆苦”,则谓四法印。

佛门宗派众多,各自传承不同经论,但其所主张的理论终不能违背诸“法印”之原则——若鼓吹“诸行是常”、“诸法有我”,或贪恋红尘之乐,否定“有漏皆苦”,乃至修行目标不指向“涅槃寂静”的,都不被认可为契合佛义的教诲。

佛门宗派众多

佛教首先有小乘、大乘、金刚乘(密宗)之别,又各细分众多部派宗门,粗浅笼统地说:

小乘佛教在佛灭后100余年,因对“大天五事”执不同观点,分作上座、大众两大“根本部派”;此后300年间,上座部经过7或8次分裂,形成了本末共11大部派;大众部经过4或5次分裂,形成了本末共9大部派。

佛灭后400年许,上座部最主要分支“说一切有部”的大家世友菩萨以本部观点造《异部宗轮论》,扼要论述佛陀“般涅槃”后100余年至400年期间,印度佛教各部派(注)产生的历史及其“部执”(各自的教义)。

【注】依《异部宗轮论》说,佛般涅槃后百有余年,古印度摩竭陀国阿育王(无忧王)当政时期,因对“大天五事”执不同观点,佛教团体发生“根本分裂”,分为大众部、上座部两大“根本部派”。

大天比丘即大众部的始祖,主张“余所诱、无知、犹豫、他令入、道因声故起”五事乃是“真佛教”;这是他对证果阿罗汉境界所持的观点,即所谓“大天五事”。大天比丘的观点不为上座长老们接受,由此产生“根本分裂”。

根本分裂之后300年间,因地域、教义观点不同等因素,上座部、大众部之下又分出不同僧团,谓之“枝叶分裂”:大众部经过4或5次分裂,形成了本末共9大部派:大众部、一说部、说出世部、鸡胤部、多闻部、说假部、制多山部、西山住部、北山住部;而上座部经过7或8次分裂,形成了本末共11大部派:说一切有部、雪山部、犊子部、法上部、贤胄部、正量部、密林山部、化地部、法藏部、饮光部、经量部。此即所谓“部派佛教”时期,起于佛灭后百余年,至大乘佛教兴起。到公元一世纪前后,各部派成熟发展,主张不同的教义,也各自传承了不同的经典。

图1:《异部宗轮论》20部派示意图

大乘佛教在印度,即有中观、唯识两大“宗见”。中观派依论证方法的不同,分为“应成派”(归谬论证)和“自续派”(独立论证);依是否承认有外境,自续派又有顺瑜伽、顺经部之分……唯识派即瑜伽行派,主张“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”,认为“心”外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客体,一切现象都是由“识”所转变而显现的。

大乘佛教传入汉地后,逐渐形成了三论、涅盘、地论、摄论、天台、净土、律、禅、法相、华严、真言11宗,加上属于小乘的成实、俱舍2宗,并称汉传佛教“十三宗”。

图2:法相唯识宗祖庭大慈恩寺前的玄奘三藏像

金刚乘即佛教密宗,若以小乘、大乘二分佛法,密宗即归为大乘佛教(注),比如汉传佛教就把“真言宗(密宗)”归为大乘的一宗——大乘以因、果区别,有显教与密教之分。当代密教主要分为东密、藏密二支;东密即唐代由中国东传日本的“真言宗”密法,到日本后又分“东密”和“台密”两派;藏密即藏传佛教中的密教部分,唐代以来由印度传入后,先后形成宁玛(红教)、萨迦(花教)、噶举(白教)、格鲁(黄教)4大派和一些较小的教派。

【注】金刚乘一般又分成事、行、瑜伽、无上瑜伽4部密续,不同于小乘、大乘强调心的训练,金刚乘强调认识心性,故这4部并非不同派别的理论,而是针对4种不同心性状态的弟子所设计的不同方法。

图3:作者在真言宗祖庭青龙寺的惠果空海纪念堂前

能为“法印”所印证者,即是佛说,反之是魔说

“诸行无常印”、“诸法无我印”、“涅槃寂静印”合为三法印,《佛学大辞典》说:“此三项义理可用以印证各种说法之是否正确”,祂们可说是佛教的根本法则、普遍法则乃至最高法则。某说是契合佛理的正法?还是似是而非的“相似法”?即可引“法印”来做判定依据——凡符合三项原则的,便可信为佛陀正法;有如世间印信,有证明效力。

《大智度论》云:“诸小乘经,若有无常、无我、涅盘三印印定其说,即是佛说;若无此三法印印之,即是魔说。如世公文,得印可信,故名‘三法印’。”由文可见:首先,三法印印定范围是“诸小乘经”;其次,能为三法印所印证者,是佛说,反之则是魔说。

《佛学大辞典》则指出,《大智度论》的上述观点“未见于巴利语系经典”,而汉译《杂阿含经》卷十却有类似说法——《杂阿含经》第10卷的第262经中,诸比丘教授长老阐陀曰:“色无常,受、想、行、识无常,一切行无常,一切法无我,涅槃寂灭”。

《大智度论》又云:“得佛法印故,通达无碍;如得王印,则无所留难。问曰:何等是佛法印?答曰:佛法印有三种:一者、一切有为法,念念生灭皆无常;二者、一切法无我;三者、寂灭涅槃。”

天台智者大师也引用《大智度论》,对“三法印”作出分别说明:“一‘无常印’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,皆是无常;众生不了,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,是故佛说无常,破其执常之倒,是名‘无常印’。二‘无我印’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,皆是因缘和合而有,虚假不实,本无有我;众生不了,于一切法强立主宰,执之为我,是故佛说无我,破其着我之倒,是名‘无我印’。三‘涅盘印’,梵语涅盘,华言灭度。”

诸行无常印

因、缘所生的“有为法”,无时不在生、住、异、灭中迁流,故曰“行”。《佛教哲学大辞典》说:“‘诸行无常’是谓世间事物不断变化、流动之意。诸行的‘行’是形成之意,即我们所认识的现象世界是依原因、条件而存在,或生或灭。”

诸有为法亦即“诸行”中,无有能常住不坏者,故曰“无常”。恰如《无常偈》云: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;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”

《金刚经》中也有著名的“六如偈”,曰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,教导人们应视“有为法”如梦、如幻、如泡、如影、如露、如电——此“六如”,即是无常。

《佛学大辞典》说:“诸行无常(梵:anitya^h! sarva -sam!ska^ra^h!),又作一切行无常印、一切有为法无常印,略称无常印。一切世间有为诸法概皆无常,众生不能了知,反于无常中执常想,故佛说无常以破众生之常执。”

又说:“‘行’有迁流之义,谓‘有为法’;言一切之有为法,念念生灭而无常也;是为‘诸行无常印’。”

图4:上座部最主要分支“说一切有部”中心地区犍陀罗的佛像

诸法无我印

“诸法”即“一切法”,包含有为法、无为法两种。

而前述“诸行无常印”中的“诸行”仅指有为法。按《俱舍论》的说法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“五蕴”都属于“有为法”,由因、缘和合而生,有“无常”的特征,故《心经》说“五蕴皆空”——“无常”即“空”。“无为法”仅指虚空和二种灭(择灭、非择灭),非由因、缘和合而生,在生、住、异、灭的迁流中其实是不存在的;无为法只是一种假立的概念,故也谈不上“无常”。

但有为法、无为法都有“无我”的特征。诸法无我,是说在一切有为、无为法中,没有绝对的“我”的实体——所谓“我”的存在,只是有为法中相对的生理和心理幻象。正如《成唯识论》说:“……我、法,但由假立,非实有性。”

所谓“我”,《成唯识论》解释为“主宰”。大乘佛教唯识派认为,“无我”略有二种:人无我、法无我。人身乃五蕴、四大和合而假有,实无自主、自在之我体,是为“人无我”;了知“人无我”可断烦恼障,此为小乘佛教之观道。有为法依托因、缘而生,无为法只是一种假立的概念,皆无自性实体,是为“法无我”;了知“法无我”可断所知障,此为大乘菩萨之观道。

有为、无为法皆无我,可知“诸法无我”;人、法二无我,可知“诸法无我”。

《佛学大辞典》说:“诸法无我(梵:nira^tma^nah! sarva -dharma^h!),又作一切法无我印,略称无我印。一切世间有为无为诸法概皆无我,众生不能了知,而于一切法强立主宰,故佛说无我以破众生之我执。”

又说:“‘行’之名局于有为法,‘法’之名通于无为法;言一切有为、无为诸法中,无有我之实体;是‘诸法无我印’也。”

图5:敦煌写经《大乘入楞伽经》

《大乘入楞伽经》卷二中,佛言:“菩萨摩诃萨当善观察二无我相,何者为二?所谓:人无我相、法无我相。”

涅槃寂静印,兼说有漏皆苦印

三法印加上“有漏皆苦”(或:诸漏皆苦、一切行苦)谓四法印。

佛教基于修行、辩论等需要,对“一切法”或“诸法”做了多角度的分类,期望通过多维度的观察,对一切“法”有更深刻的理解,由此探知真理,寻求解脱之路。最基本的是两分法,通常有两种:(1)有为法、无为法;(2)有漏法、无漏法;也有四分法,即苦、集、灭、道“四圣谛”。

《俱舍论》认为,四圣谛中的“灭”和“道”都属无漏法(但前者是无为法,后者是有为法),故他们与“有漏皆苦印”无涉。而“苦”、“集”二谛既属有漏法,也属于有为法;“苦”圣谛教导轮回中的众生,应该认识到生命的本色是苦;“集”圣谛则是种种导致苦的原因之集合。“漏”即指烦恼;《俱舍论》说有漏法“于彼漏随增”,即苦、集二谛中的各种烦恼,彼此会随顺、攀援,互作因缘而增长的。

故而,佛陀开示了“有漏皆苦”法印,教导修行者离苦、堵漏的方法,即:厌离轮回,灭除生、老、病、死诸苦,追求不生不灭、身心俱寂的无为“涅槃”境界——此即“涅槃寂静”法印。

涅槃不是死亡,死亡为另一生命之开端。死此生彼,仍受业力牵引,并未摆脱轮回。佛陀之究竟涅盘,“死”后不再复生,不生则无死——盖已打破无始无明,彻见本来面目。

《佛学大辞典》说:“涅盘寂静(梵:s/antam

! nirva^n!am),又作涅盘寂灭印、寂灭涅盘印,略称涅盘印。一切众生不知生死之苦,而起惑造业,流转三界,故佛说涅盘之法,以出离生死之苦,得寂灭涅盘。”

又说:“言‘涅盘’之法,灭一切生死之苦,而为无为寂静;是‘涅盘寂静印’也。”

图6:大英图书馆藏《大般涅槃经》

结语

马胜比丘(音译:阿说示)是最早出家的五位佛弟子之一。某日托钵行乞时,遇见婆罗门大学者舍利弗。舍利弗见马胜比丘极具威仪,便请教他,向谁学道?教义为何?马胜比丘之回答,即是著名的《缘起偈》:

“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,吾师大沙门,常作如是说。”

舍利弗闻说,心生欢喜,便与好友目犍连携一众弟子皈依佛陀。两人后来各自成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,即:智慧第一舍利弗、神通第一目犍连。

古代佛塔一般都镌刻这首《缘起偈》,当作舍利供奉。因佛陀说过“见缘起即见法,见法即见佛”,所以此偈亦被称作“法身舍利偈”。

“缘起法”是佛教的根本教义,即诸法皆由因、缘而起,相待于互存的关系和条件;离开关系和条件,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。因、缘,一般地解释,就是关系和条件。在《杂阿含经》中,佛陀开示道:“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;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。”

佛教所有的教义都以“缘起法”为源泉,三法印中的无常、无我正是基于此。

图7:智慧第一舍利弗

《佛学大辞典》说:“‘诸行无常’唯明有为,‘涅盘寂静’唯明无为,‘诸法无我’则通明有为、无为。”

又说:“一切之小乘经,以‘三法印’印之,证其为佛说;大乘经以‘一实相印’印之,证其为大乘之了义教。”

戚任伟 2019年5月 首发于《临山观海写真馆》

除特别注明外,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