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大唐三藏究竟是谁的御弟?
日本绘本西游记插图——水陆大会
清代西游记彩绘——太宗送行
电视剧中的“御弟哥哥”深入人心
◎九之尾
凡看过老版《西游记》电视剧的人,无不对女儿国王左一个“御弟哥哥”、右一个“御弟哥哥”印象深刻,也无不为“大唐御弟”与“西凉御姐”这桩门当户对的美好姻缘未能实现而感到惋惜。惋惜之余,却少有人深究,这“大唐御弟”的身份从何而来。
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是独自前往天竺取经的,虽然求法归来后,唐太宗对法师备极礼遇,但其人并没有如此显赫的身份,甚至没有官方的支持。贞观元年,玄奘法师曾上表自请西行求法,但未获得朝廷批准,法师这才不得不私自越关西行。到了小说《西游记》里,三藏才与唐太宗有了兄弟之约:
(唐太宗)当时在寺中问曰:“谁肯领朕旨意,上西天拜佛求经?”问不了,旁边闪过法师,帝前施礼道:“贫僧不才,愿效犬马之劳,与陛下求取真经,祈保我王江山永固。”唐王大喜,上前将御手扶起道:“法师果能尽此忠贤,不怕程途遥远,跋涉山川,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。”玄奘顿首谢恩。唐王果是十分贤德,就去那寺里佛前,与玄奘拜了四拜,口称“御弟圣僧”。
从历史的角度看,僧人愿意去取经,皇帝竟然高兴得与其结拜为兄弟,可称得上是奇文非常了。但从小说的情节看,太宗的这番行为却也不是不可理解。因为太宗游地府时曾许愿,要建一场水陆大会超度地狱中的众多亡魂(小说暗示,这些亡魂都是在唐朝开国战争和太宗登基的血雨腥风中的战死者),但玄奘在水陆大会上只能宣讲小乘佛法,观音菩萨点化说:
你这小乘教法,度不得亡者超升,只可浑俗和光而已。我有大乘佛法三藏,能超亡者升天,能度难人脱苦,能修无量寿身,能作无来无去。
正因为法师自告奋勇前往求取的真经恰是皇帝所需,太宗这才感恩激奋,与法师结拜为兄弟。并且直到小说最后三藏取回真经,唐太宗确实也如约履行承诺,“就于雁塔寺修建水陆大会,看诵大藏真经,超脱幽冥孽鬼”,照应游地府时的情节。所以从整个小说的情节来看,其叙事逻辑是圆融自洽的。
第三个层面,从故事的历史渊源,或者小说创作的素材来说,玄奘法师与皇帝约为兄弟之事,却是有史可依的,只是这位皇帝却不是唐太宗。
据玄奘法师的弟子慧立、彦悰所作的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记载,法师几经生死独身穿过沙漠来到伊吾国(今新疆哈密),临近的高昌国(今新疆吐鲁番)听闻法师佛学修为精湛,便遣使迎接法师前去讲经。高昌国王鞠文泰对于法师穿越沙漠、孤身求经的壮举宏愿钦佩不已,亲自举着烛火把深夜到达的玄奘法师迎入皇宫,并劝法师停止西行,受高昌全国上下供养。法师几次想要继续西行都没有成功,不得已绝食明志。直到绝食第四天,鞠文泰才答应其西去,并在佛前结为兄弟:
(鞠文泰)乃稽首礼谢云:“任师西行,乞垂早食。”法师恐其不实,要王指日为言。王曰:“若须尔者,请共对佛更结因缘。”遂共入道场礼佛,对母张太妃,共法师约为兄弟,任师求法。
不仅如此,鞠文泰认为“法师既许为兄弟,则国家所畜,共师同有”,于是为法师招收了四名弟子,准备了大量的物资和随从,又向沿途诸国国王写信,请求其保护法师西行:
为法师度四沙弥,以充给侍,制法服三十具。以西土多寒,又造面衣、手衣、靴袜等各数事;黄金一百两,银钱三万,绫及绢等五百匹,充法师往还二十年所用之资;给马三十匹、手力二十五人……又作二十四封书,通屈支等二十四国,每一封书附大绫一匹为信。又以绫绢五百匹、果味两车,献叶护可汗,并书称:“法师者是奴弟,欲求法于婆罗门国,愿可汗怜师如怜奴,仍请敕以西诸国,给邬落马递送出境。”
不仅对其取经事业大力资助,玄奘在高昌期间,鞠文泰对他的看奉和供养也是无微不至的。这并非出于女儿国王对大唐御弟那样的儿女之情,而是基于信仰的感佩之情,虽非一往情深,却也足称义气深重。正因为鞠文泰对法师的资助,从高昌国开始,玄奘的西行之路就是梁启超所谓的“阔留学”了。所以,《西游记》小说中,唐僧的“御弟”之名确是于史有证,只是此“御弟”非大唐皇帝之御弟,而是高昌国王之御弟。受到如此尊崇贵重的优遇,玄奘法师仍然未改初衷,矢志向西,这又让人想起小说里,唐太宗捧酒送三藏法师出发时说的那句话:
(三藏)接了酒,方待要饮,只见太宗低头,将御指拾一撮尘土,弹入酒中。三藏不解其意,太宗笑道:“御弟呵,这一去,到西天,几时可回?”三藏道:“只在三年,径回上国。”太宗道:“日久年深,山遥路远,御弟可进此酒:宁恋本乡一捻土,莫爱他乡万两金。”三藏方悟捻土之意,复谢恩饮尽,辞谢出关而去。
法师确实做到了“宁恋本乡一捻土,莫爱他乡万两金”,历尽艰险,把真经取回了大唐。历史上的玄奘法师,经过了十七年才返回长安,《西游记》小说里说是十四年,而三藏此处突然说出一句“只在三年,径回上国”的话来,不仅让人觉得法师言过其实,把取经伟业看得太过轻易了,并且无凭无据地做此判断亦甚属武断。
细按玄奘法师生平,原来这个三年之约也是想鞠文泰许下的,他答应放法师继续西行求经是有条件:
任师求法,还日请住此国三年,受弟子供养
。若当来成佛,愿弟子如波斯匿王频婆娑罗等,与师作外护檀越。让法师取经归来后,仍然回到高昌国,接受其供奉三年;不仅如此,倘若玄奘成佛,国王还自愿要做法师的护法弟子。
那么玄奘法师后来有没有履行与鞠文泰的三年之约呢?
历史不同于小说的吊诡之处在于,它永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不以情节的逻辑为准的。贞观十三年(公元639年),也就是玄奘离开高昌的第十二年,唐太宗李世民发兵讨伐高昌,次年鞠文泰惊惧无计,病发而死,高昌至此国灭。
法师取经归来再次行经高昌时,此地已是大唐国土,而鞠文泰也已经去世四年了。回到长安以后,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李世民对他备极礼遇,宠信有加。十七年的取经岁月如烟云一样掠过了,深夜举着烛火携手走入高昌皇宫的记忆何其遥远,如果说出家人真的四大皆空,当面对这位讨灭高昌国、致死鞠文泰的大唐皇帝时,玄奘会不会想起自己那位义气深重的义兄呢?
供图/九之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