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法的效果,关键不在于听得多或少,最后都归入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
。尤其“自净其意”,是佛法的核心要旨,所以说佛法的重点在于“发善心”。善良的心是最基本的,有了善良的心,修行才可能如法。身为一位大乘佛教徒,应该记住因果业报的道理,不管在世间的做人做事,和出世的修持上,都要脚踏实地,谨慎取舍因果,一定要心存善念、做好事。应当时时观察自己的心念,如果是恶念,马上就要忏悔,不要让恶念继续延续,并且好好反省:“我怎么如此恶劣,虽然听闻了那么多正法,现在还生起这样的恶念头,实在惭愧。”如果是善念,要欢喜地继续保持,还要让善念不断增长。如果随时随地观察自心,并止恶行善,调柔自心,久而久之,起心动念就可能全部成为善业。
生起菩提心,是最好忏悔法门;有了稳固的菩提心,就算没有刻意忏悔,所作所为都成了恶业的对治力,罪业很快会自然清净,就像太阳一出来,立刻驱散黑暗一样。为了利益众生来闻思修,最后回向功德给众生,这种力量会变得很大。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如此重视菩提心,常常强调菩提心的原因。
每天重复着相同的烦恼,就是一种轮回。广义来说,除了今生来世的生死轮回之外,日常生活也充满着轮回现象。我们每天重复相同的烦恼,除非有极大的痛苦或快乐,让我们有更深的生命体认之外,大部分时间都是迷迷糊糊过日子,这些都是轮回的一种。就像轮子开始转动时,能看清楚它的转动方向,可是转得很快之后,就看不清楚真实状况了。
有福报的人,对细微的业果也会非常重视,而没有福报的人,内心却一点都不在乎。所以,我们对这些因果不虚的要点,要从内心生起坚定的信解,并发誓愿,随时随地乃至细微的善业,也要以前行发心、正行无缘、结行回向的三要行来摄持,而尽力行持,即使生命遇到险难,也不造作极细微的恶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