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智顗 (天台祖师)智顗,俗姓陈,原籍颖川(今河南许昌),东晋时迁居到荆州华容(湖北监利县西北)。智顗的父亲曾是梁朝的重臣。 传说,智顗的母亲怀孕的时候,常在梦中看到五彩的祥云...
-
慧远 (白莲净土) 公元378年,前秦王苻坚派苻丕攻打襄阳。在此讲经传道十五年的释道安想转移他处,但被守将朱序所拘,只得将徒弟们派往各地。总不能全部陷入牢笼,再说,修行这...
-
佛陀耶舍 (赤髯胡僧)佛陀耶舍十三岁时,父亲让他出家了。 他出家的因由很简单:他家在罽宾(克什米尔一带),本属婆罗门种姓,家中世代信奉外道。有位僧人来乞食,父亲大怒,让人殴打...
-
证严上人讲起在一本儿童故事书中的一段故事──在日本某个小山村有位年轻人,有百发百中的狩猎功夫。但是,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爱与关怀?所以每天只知拿着枪打猎物,山村里的人,虽然很赞...
-
佛陀在弘法时,须面对芸芸众生,以及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者,不断地为人解惑。若有人提出问题,佛陀就为他们详细解释说明。佛陀提倡涅槃寂静的境界,也教导弟子们如何进入涅槃寂...
-
有一回,佛陀看到弟子们围在一起谈论着,他走向前去和弟子们围坐,聆听他们探讨的主题──谈心。不知感恩的提婆达多 有一位弟子请问佛陀:「为什么有的人终身都抱着感恩心,却有人不知...
-
病患的意外收获有一对夫妻新婚没几天就发生车祸,新郎伤得非常严重,腿都碎掉,将来必须装义肢。有天我去医院看他时,医生正在为他换药,我问他:「换药会痛吗?」他忍着痛笑着说:...
-
佛陀住世时,有四大菩萨协助应化人间;他们分别是:大智文殊、大行普贤、大悲观音、大愿地藏。直到佛陀灭度后,他们还是本着那分悲智愿力,不断在人间显迹,救度众生。 在中...
-
满财长者与须摩提具有宏观的正信,可以使全家和乐,推而广之,则能使人普遍得到法益。 在《阿含经》里有一则故事:舍卫国有一位具足财势、名位的好施长者,也就是「给孤独长者」...
-
明理者要有宽大的度量,来容纳世间的人事,不可得理不饶人!人人皆有佛性,也有相异的习性。此乃众生之习气染浊所致。 处处「理直气壮」,好胜、争赢,则过于刚强,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...
-
在日常生活中,环境是培养心性的重要条件,所以,每个人都要审慎地选择良好的环境去学习。凡事也要能「随遇而安」,不论遇到何种因缘或在任何环境下,我们都要学习适应,如此,身心才能轻安...
-
当一滴烛泪落下来证严法师 ▲只要缘深,不怕缘来得迟;只要找到路,就不怕路远。 ▲凡事对机即是好。 ▲我们若有纯良的种子,一定要把握因缘时机,赶紧种入土中,并且要有充足的阳...
-
琉璃太子怨恨是非常可怕的心念, 一念瞋心起,八万四千烦恼生。 两千多年前(佛陀成道后的十几年间),印度曾经分成几个小国家。当时佛陀回到迦毗罗卫国(即佛陀出生地)弘法...
-
佛陀在世时,有一次在河的对岸讲法。有许多比丘想渡河去聆听,但是,河边只有一条船。船主告诉比丘们:「我的船已经很旧了,你们这么多人要坐,会很危险!」由于比丘们急着要到对岸听法,根本...
-
以前,大陆乡下地方每逢过年或农闲时期,农民们都会藉由各项休闲技艺活动来增添热闹气氛。有一天,一群人聚集在县衙门外等着向官员恭贺新禧,其中包括一对穿着宽大衣服的父子。这对父子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