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

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三十二卷

编辑:三藏法师 译   时间:2019-06-25 19:04:21

金刚经金刚经全文金刚经译文

 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三十二卷

  尊者众贤造

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

  辩缘起品第三之十二

  如是已就踰缮那等。辩器世间身量差别。就年等辩寿量有殊。二量不同。未说应说。建立此等。无不依名。前二及名。未详极少。今应先辩三极少量。颂曰

  极微字刹那色名时极少

  论曰。以胜觉慧。分析诸色。至一极微。故一极微。为色极少。不可析故。如是分析诸名及时。至一字刹那。为名时极少。一字名者。如说掉名。何等名为一刹那量。经主率意。作是释言。谓众缘合时。法得自体顷。如是所释。理不极成。应审法生前。体为有非有。对法者说。众缘合时。诸法得生。非得自体。未生诸法。已有体故。法体已有。何用复生。众缘合时。体虽已有。而能令彼至牵果位起胜作用。故说为生。至现已生。正能牵果。牵果用息。说为过去。未来何故。无牵果能。此责不然。即如有责未来何不名现在故。诸牵果用。我说现在。是故不应作如是责。何缘固执如是义宗。若异此宗。凡有所立。现与无量理教相违辩。三世中当。广思择去。来实有体。其理既成。彼说刹那量。定不应理。又待别举余量显故。谓众缘合。法得自体。仍未决了。此经几时。又法刹那非世现见。故问何量名一刹那。应答刹那其量如是。法得体顷。彼谓刹那。宁举刹那。显刹那量。故彼所释。其理不成。毗婆沙师。依胜义说。法刹那量。可以喻彰。然佛世尊。曾不说者。以不见有能解者故。然有为欲开晓学徒。依比量门。方便显示。谓如壮士一弹指时。经细刹那六十五等。如是已辩三极少量。前二量殊。今次应辩踰缮那等。其量云何。颂曰

  极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尘

  虮虱麦指节后后增七倍

  二十四指肘四肘为弓量

  五百俱卢舍此八踰缮那

  论曰。一极微量。亦可喻显。唯佛乃知。故亦不说。然为安立阿练若处。故毗奈耶。但作是说。七极微集。名一微等。极微为初。指节为后。应知后后皆七倍增。谓七极微。为一微量。积微至七。为一金尘。积七金尘。为水尘量。水尘积至七。为一兔毛尘。积七兔毛尘。为羊毛尘量。积羊毛尘七。为一牛毛尘。积七牛毛尘。为隙游尘量。隙尘七为虮。七虮为一虱。七虱为穬麦。七麦为指节。三节为一指。世所极成。是故于颂中不别分别。二十四指横布为肘。竖积四肘为弓。谓寻竖积五百弓。为一俱卢舍。毗奈耶说。此是从村至阿练若。中间道量。说八俱卢舍。为一踰缮那。已说极微渐次积集成微乃至一踰缮那。然许极微略有二种。一实二假。其相云何。实谓极成色等自相。于和集位。现量所得。假由分析。比量所知。谓聚色中。以慧渐析。至最极位。然后于中辩色声等极微差别。此析所至。名假极微。令慧寻思极生喜故。此微即极。故名极微。极谓色中析至究竟。微谓唯是慧眼所行。故极微言。显微极义。以何为证知有极微。以阿笈摩及理为证。阿笈摩者。谓契经说。诸所有色。或细或粗。细者谓极微。更不可析故。余有对色。说名为粗。复有余师。作如是释。不善无记。说名为粗。所余善色。说名为细。如是欲色系。有漏无漏别。此不应理。以劣胜言。已摄如是性等别故。复有别释。眼境为粗耳等余根所取名细。此亦非善。俱通二故。又不定故。谓有细色。如析毛端。极明眼者。犹难得见。或有大声。如雷音等。震动天地。有耳皆闻。是故细言。表极微色。理善成就。若谓经中亦说段食有粗细故。此释非者。亦不相违。此经说色。彼经说食。意各别故。以一极微。可名为色。不可名食。故意有异。理必应尔。以伽他言

  黑白等诸色皆有细有粗

  细者谓最微粗即余有对

  由此诚证。极微定有。又先已说。先说者何。谓毗奈耶作如是说。七极微集。名一微等。如是名教。其理者何。谓如积聚有情身色。至色究竟有量最粗。准此亦应分析诸色。有究竟处。名一极微。云何知尔。以可析法分析至穷犹有余故。谓世现见。以余聚色。析余聚色。有细聚生。析析至穷。犹有余分。可为眼见。更不可析。如是聚色。不能析处。亦如粗聚。有可析理。谓彼可以觉慧分析。如以聚色析聚。至穷慧析至穷。应有余在。可为慧见。更不可析。此余在者。即是极微。是故极微。其体定有。此若无者。聚色应无。聚色必由此所成故。如是已说踰缮那等。应辩年等。其量云何。颂曰

  百二十刹那为怛刹那量

  腊缚此六十此三十须臾

  此三十昼夜三十昼夜月

  十二月为年于中半减夜

  论曰。刹那百二十。为一怛刹那。六十怛刹那。为一腊缚。三十腊缚。为一牟呼栗多。三十牟呼栗多。为一昼夜。此昼夜有时增有时减有时等。三十昼夜为一月。总十二月为一年。于一年中分为三际。谓寒热雨。各有四月。十二月中。六月减夜。以一年内夜总减六。云何如是。故有颂言

  寒热雨际中一月半已度

  于所余半月智者知夜减

  如是已辩刹那至年。劫量不同。今次当辩。颂曰

  应知有四劫谓坏成中大

  坏从狱不生至外器都尽

  成劫从风起至地狱初生

  中劫从无量减至寿唯十

  次增减十八后增至八万

  如是成已住名中二十劫

  成坏坏已空时皆等住劫

  八十中大劫大劫三无数

  论曰。言坏劫者。谓从地狱有情不复生。至外器都尽。坏有二种。一趣坏。二界坏。复有二种。一有情坏。二外器坏。然坏与成总分四品。一者正坏。二坏已空。三者正成。四成已住。言正坏者。谓此世间。过于二十中劫住已。从此复有等住二十。坏劫便至。坏劫将起。住此洲人。寿量八万。若时地狱有情命终。无复新生。为坏劫始。乃至地狱。无一有情。尔时名为地狱已坏。诸有地狱。定受业者。业力引置他方狱中。由此准知。傍生鬼趣。时人身内。无有诸虫。与佛身同。傍生坏故。有说二趣于人益者。坏与人俱。余者先坏。如是二说。前说为善。若时人趣。此洲一人。无师法然。得初静虑。从静虑起。唱如是言。离生喜乐。甚乐甚静。余人闻已。皆入静虑。命终并得生梵世中。乃至此洲有情都尽。是名已坏赡部洲人。东西二洲。例此应说。北洲命尽。生欲界天。由彼钝根无离欲故。生欲天已。静虑现前。转得胜依。方能离欲。乃至人趣。无一有情。尔时名为人趣已坏。若时天趣。欲界六天。随一法然。得初静虑。乃至并得生梵世中。尔时名为欲天已坏。如是欲界无一有情。名欲界中有情已坏。若时梵世。随一有情。无师法然。得二静虑。从彼定起。唱如是言。定生喜乐。甚乐甚静。余天闻已。皆入彼静虑命终。并得生极光净天。乃至梵世中。有情都尽。如是名已坏有情世间。唯器世间。空旷而住。余方世界一切有情。感此三千世界业尽。于此渐有七日轮现。诸海干竭。众山洞然。洲渚三轮。并从焚燎。风吹猛焰。烧上天宫。乃至梵宫。无遗灰烬。自地火焰。烧自地宫。非他地灾能坏他地。由相引起。故作是言。下火风飘焚烧上地。谓欲界火。猛焰上升。为缘引生色界火焰。余灾亦尔。如应当知。如是始从地狱渐减。乃至器尽。总名坏劫。所言成劫。谓从风起。乃至地狱始有情生。谓此世间灾所坏已。二十中劫。唯有虚空。过此长时。次应复有等住二十。成劫便至。一切有情业增上力。空中渐有微细风生。是器世间将成前相。风渐增盛。成立如前所说风轮水金轮等。然初成立大梵天宫。乃至夜摩宫。后起风轮等。是谓成立外器世间。器有坏成。由有情力。若有情类。久集上天。此器世间。必应渐起。令福减者。散下居故。谓极光净。久集有情。天众既多。居处迫迮。诸福减者。应散下居。此器世间。理应先起。故劫坏位。有情上集。于劫成时。有情下散。由罪福减及福罪增。集散旋环。理应如是。既已成立此器世间。初一有情。极光净殁。生大梵处空宫殿中。后诸有情。亦从彼殁。有生梵辅。有生梵众。有生他化自在天宫。渐渐下生。乃至人趣。俱卢牛货胜身赡部。后生饿鬼傍生地狱。法尔后坏。必最初成。若初一有情生无间狱。二十中成劫应知已满。此后复有二十中劫。名成已住。次第而起。谓从风起。造器世间。乃至后后有情渐住。初一有情。极光净殁。生大梵宫者。即为大梵王。诸大梵王。必异生摄。以无圣者还生下故。上二界无入见道故。即由此故。无一有情无间二生为大梵义。既说大梵最后命终。极光净天。寿八大劫。二十中劫。世界还成。如何梵王。生极光净。受少寿量。还从彼殁。虽彼非无有中夭义。而广大福。方生彼天。八大劫寿中。始经少分。二十中劫顷。宁即命终。以此观知。余来生此。此洲人寿。经无量时。至住劫初。寿方渐减。从无量减。至极十年。即名为初一住中劫。此次十八。皆有增减。谓从十年增至八万。复从八万减至十年。尔乃名为第二中劫。次余十七。例皆如是于十八后。从十岁增至极八万岁。名第二十劫。一切劫增。无过八万。一切劫减。唯极十年。十八劫中。一增一减。时量方等。初减后增。故二十劫。时量皆等。此总名为成已住劫。所余成坏。及坏已空。虽无减增二十差别。然由时量与住劫同。准住各成二十中劫。成中初劫。起器世间。后十九中。有情渐住。坏中后劫。减器世间。前十九中。有情渐舍。如是所说。成住坏空。各二十中。积成八十。总此八十。成大劫量。若尔且对苦苦为言。应生死中乐多非苦。坏空成劫。一向乐故。于住劫中。虽苦乐杂。而纯苦少。纯乐时多。时分虽然。而苦起位。增上猛利。乐则不尔。谓于热际。烈日逼身。虽用旃檀乌施罗末及冰雪等。而为对治。便有增上身安乐生。尔时欻遭小刺所刺。顿忘众乐。唯觉有苦。如是若遇恩爱别离。心中所生。增上苦受。重于恩爱。和合生乐。由如是等。知生死中。乐少苦多。其理决定。诸劫唯用五蕴为体。除此时体不可得故。经说三劫阿僧企耶精进修行得成佛者。于前所说四种劫中。积大劫成三劫无数。谓从初种大菩提种。经三大劫阿僧企耶。方乃得成大菩提果。既称无数。何复言三。有释此言。诸善算者。依算计论算至数穷。初不能知。名一无数。如是无数。积至第三。余复释言。六十数内。别有一数。立无数名。谓有经中。说六十数。此言无数。当彼一名。积此至三。名三无数。非诸算计不能数知。菩萨经斯三劫无数。方乃证得无上菩提。如是已辩劫量差别。诸佛独觉。出现世间。为劫增时。为劫减位。颂曰

本文链接: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三十二卷

上一篇:第三卷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全文

下一篇:第二卷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全文

友情链接:

经藏网